
郭翠菊(1964—),女,汉族,河南濮阳人,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,副院长,河南省优秀教师,安阳市优秀教师,安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,安阳师范学院师德先进个人,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,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理事,民盟安阳市市委委员,安阳市第十届、第十一届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。
1986年毕业于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科,1991—1992年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上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助教班,1998—2000年在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习,2006—2007年赴北京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,2014年9—11月在教育部中南地区高校中层干部培训班学习。
长期从事教育学教学与研究,力求“常态教学研究化,教学研究常态化”,以科研支撑教学,以教学促进科研,教学效果优秀。主要研究方向:教师教育,教育基本原理;主要承担课程:“教育学”、“教育原理”、“课程与教学论”、“课堂教学艺术”、“学校管理学”、“学业指导”;主要专题讲座:“怎样上好一堂课”、“课堂教学艺术”、“备课的艺术”、“说课艺术”、“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”、“师生沟通艺术”、“当今世界主要教育思潮”、“在危机中学会生存和发展——《学会生存》名著导读”、“师德是教师之魂”、“做一个有追求的教师”、“教师职业发展规划”、“职业道德与执行力”、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与着力点”、“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”等。
发表学术或教研论文50余篇。如:《行为与认知的统一: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》(复印报刊资料《心理学》1993.2)、《中小学体罚的多维分析》(复印报刊资料《小学各科教与学》2002.7)、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矫治》(教育科学2000.4)、《教师的隐性备课》(教育科学研究2009.11)、《论教师的价值观及其作用》(教育学术月刊2010.3)、《我的备课八法》(教育科学研究2011.9)等。
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研究课题近30项。如主持在研课题:基于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开发研究(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,2014)、“说读写讲唱”五位一体的小教专业实践模式创新研究(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4)、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研究(河南省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立项重点课题2014)等。主编或参编教材8部,出版专著《怎样上好一堂课:教师德性与教学艺术》。
获得多项荣誉。2012年河南省优秀教师,2009年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,2009年河南省教学标兵,2004年安阳市优秀教师,1993、1996、2002、2003、2005、2006、2009、2012年安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,2000—2001学年度安阳师范学院课堂教学比赛壹等奖、教案评比壹等奖,2008年安阳师范学院文明家庭,2009年安阳师范学院师德先进个人,2010年教育学教学比赛获安阳师范学院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,2014年“教育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创新研究”获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,2014年获省“学习张伟,践行焦裕禄精神”师德微故事比赛一等奖。
多次参与安阳市政协开展的视察监督活动、行风评议活动,积极参政议政、关注民生、建言献策。多年来,积极调查研究,撰写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、心理健康教育、教育教学、公共交通、食品安全等反映大中小学教育、市政市貌和社情民意的议案或建议30余项。多项议案被作为重点议案办理,多次获民盟安阳市委参政议政奖。